“乙类乙管”后成都中欧班列首批进口肉类启运

2023.05.04

4月26日,在成都国际班列开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口俄罗斯冻肉在莫斯科启运,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成都中欧班列首笔进口冷链业务,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口冷链业务已经重启,将助力青白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此次进口的冻肉共3个货柜,货值约200万元,主要为鸡副产品。这批冻肉搭乘成都中欧班列自莫斯科出发,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经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直运成都。

据业内人士测算,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肉类产品,相比海运可节约45天左右的运输时间,相比空运则节约大约1万元/吨的运输费用,大大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往来频繁。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提出"保障两国货物和人员通过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海运等交通方式双向便捷往来。"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和中俄两国大力发展互联互通物流体系背景下,重启铁路冷链运输迎来了最佳时机。

今年以来,在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阿拉山口海关及阿拉山口站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推进进口冷链业务重启,通过对接冷链进口企业、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协调解决堵点和痛点,为进口冷链业务的全面恢复做好充足准备。

分析 主题
文章
2024.05.31
海上货物运输市场2024年5月

该研究分析截至2024年4月底至5月初的海上货物运输市场,揭示与世界各个地区货物流动相关的问题,阐明该行业的最新消息,并作出下个月预报

浏览
2023.11.29
浏览
2023.11.29
东移:2023年中国对俄货运流量及运输系统挑战

全球贸易监管危机以及近年来爆发的贸易战和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制裁时代,导致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更加迅速。俄中两国都在有意识、有计划地实现伙伴关系多元化,两国经济互补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