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运输走廊:挑战与前景

2025.11.28

在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转型的背景下,新的国际航线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欧亚大陆的物流架构

绕过苏伊士运河和南部走廊等传统瓶颈的物流路线正成为一项战略挑战。"南北"多式联运航线和北海航线的发展目前尤为重要,能够确保俄罗斯、中东、南亚和亚洲国家之间供应的稳定和加速。

路线

2023-2024年运输量

2030-2035年预测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东部支线)

1.8 - 2

30 - 35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整体)

11.6

60- 100

北海航线

36- 38

80


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包括"南北"国际运输走廊东部支线、整个走廊以及北海航线在内的国际运输走廊运输量的快速增长。

然而,如果没有系统地部署来消除现有的制约因素、积极主动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就不可能实现目标。

物流基础设施通行能力不足

基础设施局限性仍然是包括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和北海航线在内的运输路线的系统性问题之一。转运能力不足、铁路路段狭窄、港口深度有限和季节性物流中断(特别是在北方冬季)大大降低了走廊的效率。此外,国家交界处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同步:特别是里海的转运点、伊朗和俄罗斯南部的港口,需要严肃的现代化改造。节点拥塞(例如在阿斯特拉罕、奥利亚、安泽利)会导致滞留和成本增加。在当前条件下,需要发展港口、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扩大保税区和码头,加强北海航线的冬季破冰船队。

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缺乏统一的物流接口

国际航线面临着文件管理标准、跟踪、清关和海关规则的异质性。参与项目的国家之间缺乏统一的数字平台,导致时间浪费、职能重复和交易成本增加。此外,物流流程自动化不足,难以适应需求和时间周期的快速变化。在国际运输走廊中,需要创建统一的数字路线管理系统,类似于数字"单一窗口",将海关和物流服务整合到跨境平台中。成功解决方案的例子包括中亚的Tez海关和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数字走廊"项目。

没有协调的路线竞争和重复

同时发展多个运输方向("南北"东西支线、 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跨里海航线、北海航线)会带来重复投资和货流流失的风险。项目之间缺乏整合降低了整个物流网络的效率,并阻碍了统一标准的制定。需要组建协调联盟,在考虑专业化的情况下,分配路线之间的职能,将所有路线整合到欧亚经济联盟和金砖国家的单一交通地图中,依靠州际运营商并共同管理交通枢纽。

分析 主题
文章
2024.03.26
铁路运输市场回顾2024年3月

中国-欧洲-中国路线的过境时间和潜在的运输走廊

文章
2024.06.27
铁路运输市场回顾2024年6月

中国-欧洲-中国路线的过境时间和潜在的运输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