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

2024.09.27

凭借铁路项目,中国在东南亚建立了地缘政治影响力,随着新线路的建成,影响力将会不断增长。

除文莱外,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或参与,或可能参与与中国的大型铁路项目。根据与中国铁路网的联系,这些项目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已经实施或完成了直接连接中国的铁路项目的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第二组包括已有或未来将与中国合作铁路项目的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第三组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两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与亚洲大陆隔绝,因此与中国没有联系,但中国在那里的投资仍然具有地缘政治影响力。

随着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进入建设和运营阶段,其优、劣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在印度尼西亚、老挝运营正在实施的对中国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大型项目,不久将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启动。极有可能在柬埔寨、缅甸、新加坡和越南建设同类项目。

北京已经证实,其铁路技术可以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发挥作用,彰显中国的建筑、信号系统、机车车辆和其他相关行业因地制宜的能力。换句话说,中国的铁路项目不仅价格合理,至少目前是这样,且切实可行。这些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极大程度上会加强中国与该地区东道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这些项目下的合资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此外,铁路贸易,特别是原材料和制成品贸易,先天性有助于经济一体化。

中国铁路外交的弱点是地缘战略可及性和双向影响力。尽管"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绕过马六甲海峡的计划,但迄今为止,没有一条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实现了这一目标—无论是通过缅甸,还是泰国。

北京的缓慢进展原因在于曼谷和内比都不安定的政治局势。与此同时,与越南的合作正在有效进行,没有任何政治动荡。但是,在外交政策中管理合作伙伴是不可避免的,与缅甸和泰国的示例意味着,中国缺乏政治杠杆和政治意愿,以确保自身地缘战略目标如期完成。因为曼谷还没有开始实施其在南部的高铁项目,内比都还没有在皎漂和中国边境之间铺设铁路线,因此北京仍需与合作伙伴开展大量工作,以获得通往印度洋的铁路通道。

此外,中国的铁路项目不久前才出现,并不全面。因此,不太可能主导东道国的陆路运输。

分析 主题
浏览
2024.02.28
浏览
2024.02.28
2023年欧亚集装箱铁路运输

欧亚铁路集装箱货物运输呈现出在国际政治压力下适应新现实性的结果,这使得欧亚航线运营更加复杂。运输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欧亚路线的运输部分,即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运输部分有所增加,这对中国──欧洲──中国过境运输部分主要货物流量下降有所补偿。

浏览
2022.08.31
浏览
2022.08.31
2022年上半年欧亚大陆的集装箱铁路运输

2022年上半年,欧亚铁路沿线中国-欧洲-中国方向的货物运输量为 30.72万标准箱,比2021年同期减少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