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年开行量超4800列!中欧班列(成渝)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蓄力赋能

2022.01.18

2021年,是成渝两地中欧班列深度合作的开启年,中欧班列(成渝)实现逆势大幅度增长,开行量超4800列,占全国比例超30%,运输箱量超40万标箱,开行线路已可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 开行至今,成渝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000亿元,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成渝两地正在携手将中欧班列(成渝)打造成为全国中欧班列第一品牌。

合作走深走实 "期末成绩"斐然

自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首次开行以来,成渝两地破除行政辖区壁垒,成功建立政府及平台公司间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重庆、成都、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三方联席机制,定期协调班列开行中的各项问题。成渝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平台公司在统一品牌、统一开行数据、统一售价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建立双方开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确定班列月度计划及价格体系,推进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运输模式创新。同时推动海外仓丰富功能、延伸服务、优化布局、升级发展,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解决沿线持续拥堵的问题,中欧班列(成渝)积极主动作为,通过积极挖掘回程货源、打造境外调箱循环等方式,实现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居全国中欧班列首位,班列去回程基本实现平衡。目前全国中欧班列去回比例约5:4左右,中欧班列(成渝)回程占比达到55%,贡献了全国中欧班列回程箱量的36%,促进了全国中欧班列集装箱循环,推动班列高质量发展。

其实,不仅仅是中欧班列,在对接东南亚、拓展"南向"这件事上,成渝也蓄势待发。当中老铁路贯通后的第二天,成渝地区中欧班列从两地双双出发,一路向南驶向老挝万象,打开了我国西南内陆与东盟联动的新局面。

建圈强链 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两港深度融合,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跨境班列的内陆开放极。中欧班列(成渝)的运行,为更加开放的产业构想奠定了基础。成渝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2021年,成渝两地铁路口岸周边引进各类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成都引进顺丰、厦门建发、中国储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配置中心;香港玉湖、厦门象屿、盒马鲜生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落户港区,构建多功能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TCL、佩南顿等加工贸易项目落户综保区,集聚出口型先进制造业。

重庆引进中特物流华贸多式联运运营中心、浩航国际等多式联运头部物流项目;落地奥迪分拨中心、中通冷链、国通智慧冷链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民生电商重庆金融物流园、安博重庆西部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成功培育首家上市企业三羊马(重庆)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因班列结缘,TCL出口产能连年大增。2016年3月,成都中欧班列TCL专列首发,此后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了平均每年30%的增速。TCL依托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逐步将对欧订单80%的产能转移到成都。一列火车不仅改变了TCL的运输方式,同时还改变了其销售市场格局。

目前,TCL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项目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功能,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电视机机芯等关键部件,并通过中欧班列送到波兰组装基地。该项目负责人赵林炳表示,产能转移到本地后,一方面运输时间、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另一方面实现了一体化协同生产,优化了流程,能够更好更快响应海外客户的需求。"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们企业走出去的通道更顺畅了,综合成本降低了,市场更广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赵林炳感慨到。

依托中欧班列(成渝),成都中欧班列在拓线路、建通道等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成都中欧班列累计新增俄罗斯圣彼得堡、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费利克斯托、波兰格但斯克、德国罗斯托克、英国伊明汉姆等11个站点,有效扩大了中欧班列海外布局范围。

过去一年,成渝两地携手发力,延伸了通道,优化了运力资源。新形势下,一头连着欧洲市场,一头接通东盟日韩,货运兴旺的中欧班列(成渝)给我国对外经贸往来注入着新的能量。

专家说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发改委、交通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纪寿文表示,成渝两地同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近年逐渐构建了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大通道,推动成渝地区加快融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构建泛欧泛亚陆港主枢纽,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RCEP正式生效之际,两地抢抓机遇,开启双核效应,提升供应链及市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的经贸往来和国际经济合作,让国际班列在西部内陆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析 主题
文章
2023.09.29
西安与纯洁心灵:一带一路主城如何生活

今年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这是一个全球合作平台,北京积极创造和发展通往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海陆航线。 这一宏伟工程的起点是西安,古丝绸之路起源于西安。

文章
2023.02.10
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中国因素

尽管供应链中断在2022年明显缓解,但由于中国的疫情以及对COVID-19的零容忍政策减弱,该指数在过去三个月停止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