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欧洲货运机场崛起背后的“中国速度”

2021.07.27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以12.7%的同比增速继续引领全球增长。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强劲复苏为中欧贸易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欧盟统计局表示,在其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中,欧盟去年仅与中国实现了贸易进出口双向正增长。

在比利时小城列日,有一座货运机场正在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通道,每年有数以亿计的跨境包裹,经由此地在中欧之间快速运转。从这座机场的快速崛起中,我们看到了中欧贸易真实的模样。

1、小城里的中欧贸易要道

前不久,比利时列日机场新闻发言人克里斯蒂安·德里库在接受采访时曾说:“2017年,我们机场处理的电商包裹是30万个,现在已经增长到5.48亿个。”

比利时法语广播电视台在报道中给出了快速增长的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欧中贸易的持续增长。”

而列日机场首席执行官弗莱德利克·雅凯则将其进一步归功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采访中提到的2017年,对于中国跨境电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这一年,跨境电商成为中国进出口的新增长点,得到了政策的持续帮助。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跨境电商发展作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工作项目之一。中国跨境电商开始强劲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就规模和速度而言,跨境电商发展近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速,总规模5年增长近10倍。”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物流企业菜鸟,把列日作为中欧电商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来看待和投入,经过几年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虹吸效应,吸引了一大批物流设施在列日聚集。

早在2018年,菜鸟就决定在列日机场建立其在欧洲的物流枢纽,一栋仓储式大楼,集干线运输、报关、航空货站、仓储于一体,这个贸易枢纽运营后,物流时间将整体缩短8到12个小时。

很快,这座欧洲机场感受到了“中国速度”。

首先是菜鸟的中欧货运航线陆续来到列日,且运输频次从每周一班陆续增加到三班、五班。在此带动下,中国各大中城市机场也陆续与列日签订货运直航协议,中外运、4PX、宏远集团等更多的中国物流企业陆续到来。目前中国十几个城市已经与列日开通了货运直航。

根据列日机场的最新数据,今年从中国进口的物资,在3月15日到4月7日期间增长了40%。欧洲出口到中国的物资,在2月1日到3月1日期间增长了33%,都创了新高。

三年时间,列日机场的货运量多次打破了其货运纪录,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货运机场之一,从欧洲排名第九的货运机场,持续上升到第六位,货运量与英国希思罗机场旗鼓相当。2020年还被评为“全球最佳货运机场”。

除了航空运输,地面运输也被带动进入列日。2020年6月7日,成都与比利时之间的第一列货运列车抵达列日。自此中欧班列抵达列日的线路增加至三条(郑州、义乌和成都)。列日的铁路总站已经在中欧班列的运输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海运方面,荷兰港口也通过列日与中欧班列相连,实现海铁联运。随着中欧班列的触达,多式联运更加完善,列日已经俨然成为整个欧洲的新货运枢纽。

通过列日枢纽周转,来自中国的货物可以在3天内送达西班牙、波兰和法国,5至7天内送达其他欧洲国家。这些优势让列日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物流节点。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全球60多家航司全线停飞,十余座机场关闭的情况下,菜鸟仍开通了到列日的新包机线路,保持这个枢纽的不间断运行。欧洲对中国的救援物资,许多都是通过列日机场的绿色通道运往国内。当欧洲疫情爆发后,来自中国的大量医疗物资同样经过列日机场,快速运往意大利、法国、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为什么是列日?

比利时列日,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实际上,即便是在比利时国内,知名度也远低于首都布鲁塞尔。

上世纪初,列日曾是比利时的“东北老工业区”,煤炭和钢铁工业发达,经历过短暂的辉煌。但如今已经是欧洲著名的铁锈地带城市,市区基础设施裹足不前,缺乏新兴产业。

很多人会疑惑,在法兰克福、巴黎、鹿特丹等优质城市环绕之下,为什么是列日脱颖而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比利时国土面积虽小,却连接着西欧、南欧和北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的英国、德国、法国作为欧洲经济大国,是跨境电商交易的核心区;

其次,比利时的经济高度对外依赖,全国GDP的大约三分之二来自进出口贸易,所以比利时的转运贸易非常发达,完善的港口、运河、铁路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为跨境交易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据菜鸟方面介绍,如果以列日为中心画一个圈,3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覆盖了欧盟60%的GDP,超过73%欧盟的货物运输都是在三角区域内进行的。一天内,通过公路运输,可以覆盖4亿以上的欧洲消费者。从这里出发的包裹,最快5个小时可以达到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尤其是西欧的主要市场。

第三,列日机场是一座以货运为主导的机场,也是全欧洲少有的能够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货运的机场之一。

在西欧的主要机场里,比如里昂、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机场,自中国空运货物的时效其实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于落地之后,机场能不能快速出关分拨,并且通过卡车等干线网络完成派送。这时,专门的货运机场就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7月初,一架来自中国杭州,满载着医用口罩、小家电、家具生活用品的菜鸟货运包机抵达比利时机场,这些货物将从这里再发往德国、意大利等地,像这样的单程航班从最初的每周2个班次,现在已经增加到18个班次。

这趟航班上,有四千多件包裹来自义乌一家销售内衣的企业。

总经理邱娟是个资深外贸人,她提到,受制于物流时效问题,早年的外贸服饰行业,往往是“夏天买冬天的衣服,冬天买夏天的衣服”,因为万一货代或者航运出现一点问题,中间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通过菜鸟的全球跨境包裹服务,最快7天就可以送到海外消费者手中。这些电商包裹就是通过比利时列日枢纽得到了快速中转,“10天已经可以把货送到俄罗斯或者西班牙了。” 

总结起来,列日虽小,但这里空运、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在菜鸟带动的多式联运之下,来自中国的无论是跨境直邮的电商包裹、海外仓直发,还是B2B一般贸易服务,都能够在这里以快捷的方式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3、中欧贸易逆势增长背后是贸易畅通

在列日,我们看到了一条双向的中欧贸易通道。

首先,对于列日而言,作为中国跨境包裹进入欧洲的门户,不仅意味着进出此地的跨境包裹4年增长了1800倍,更大的利好是国际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

菜鸟在列日机场经过试运营之后,新的数字物流枢纽已经完工,不仅会大幅提高物流仓储的运作效率,也让物流行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常态化的中欧货运包机每周都会从中国各大城市直达列日。为了完善欧洲的干线运输网络,菜鸟还以列日为中心建立了一张卡车网络,目前已经覆盖了欧洲核心的七个国家。

4PX递四方也紧跟菜鸟脚步,于2018年4月开通了香港至比利时列日的定班包机,并向跨境卖家开放了列日当地的海外仓,以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跨境交易服务。

2019年10月9日,“义新欧”eWTP菜鸟号货运专列从义乌口岸开往比利时列日,直接连通了义乌和列日这两大eWTP全球物流枢纽。

本月初,埃塞俄比亚航空货运公司与列日机场签订了5年合同,继续将列日视为非洲商品进出欧洲的门户。

欧洲老牌物流公司TNT,在被FedEx收购前,曾因为经营问题关闭了列日的物流中心,如今又重新启用,也同样看中了列日机场在中欧跨境电商中巨大的前景。

这些物流能力不断集聚的背后,意味着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列日这座城市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媒体曾做过统计,在欧洲经营的跨国500强企业中,如今有60%的供应链中心都放在比利时,而这60%当中又有一大半放在列日周边。

另一方面,对中国来说,快速增长的中欧跨境包裹背后,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稳步增长,也是国内中小企业出口欧洲有了一条可靠的贸易通路。

2020年,欧美国家疫情形势普遍严峻,其生产恢复和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影响,欧美贸易出现严重萎缩。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欧盟2020年对美出口下降8.2%至3530亿欧元,从美国的进口额下降13.2%至2020亿欧元。

但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则让中欧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欧盟统计局指出,在其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中,欧盟去年仅与中国实现了贸易双向正增长,中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内疫情结束后,国内产业供应链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物流通道畅通与否,势必成为国际贸易当中的关键。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海运市场受集装箱短缺、贸易复苏等因素影响,运力紧张,海运价格处于高位,苏伊士运河拥堵,成为国际贸易的重大“堵点”。在此背景下,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运随即承压严重。据中国国铁集团发布的消息,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12406列,首破“万列”大关,同比增长50%,创造了新纪录,发往欧洲的班列几乎全部满载。

与此同时,中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也让菜鸟这样的全球性物流服务承接了更强劲的需求。截至2021年3月,菜鸟全球包裹网络的日均跨境包裹量超过500万件,与DHL、FedEx、UPS比肩。过去两年,菜鸟全球跨境包裹网络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0%,相比而言,国际三大巨头的合计增长率只有4%。

在当前贸易形势下,一条稳定可靠的跨境贸易通路就显得越加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参与全球贸易打开通路,也肩负着帮助中国产能走出去的重任,在稳定中国的产业供应链、助力中欧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为广告推文,相关服务由品牌方提供

分析 主题
文章
2023.05.31
来华运输成本是否会下降,这将如何影响零售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方向的集装箱运输关税有所下降(根据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价格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这种趋势是否会影响零售业,以及运营商担心哪些问题 — Retail.ru就此询问了市场参与者。

文章
2022.12.30
海上运输概览—2022年
海运和贸易部门必须适应结构变化,包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