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优化! 泉州中欧班列首次开辟西线通道

2022.05.26

5月14日,经泉州海关监管并快速办理通关手续,满载着51个集装箱、545.8吨货物的泉州-霍尔果斯-莫斯科中欧班列从漳泉肖铁路泉州东站开行,这标志着泉州中欧班列首次开辟西线通道,通行路线再次优化。 按照中欧班列(泉州)每月常态化开行计划,5月份中下旬泉州还将开行2列泉州-霍尔果斯-莫斯科中欧班列。

本次班列合计51个集装箱,其中49个40英尺集装箱,2个20英尺集装箱,重约545.8吨,货值约1058万元。主要装载着纸尿裤、易拉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等货物,货物产地以泉州为主,辐射厦门、福州、漳州、广东揭阳等周边地区。此列中欧班列与前三列从东线满洲里出境不同的是,新开拓了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驶往莫斯科,总行程为9474公里,较东线满洲里口岸出境行程缩短1491公里,预计18天左右到达。此次新开辟的西线通道不仅运输时间比原来东线通道时间缩短2天,运输费用也比原来东线节省二成以上,中欧班列运输时间短、运费稳定优势突显。

根据线路调整情况,泉州海关第一时间建立属地与口岸海关联系配合机制,协调解决班列舱单传输、沿途监管等问题。密切与货运企业、铁路及口岸部门沟通,开辟绿色通道,采取提前申报、预约查验、转关无纸化等措施,实现跨部门无缝对接,企业无感快速通关,实现货物"即到、即查、即放、即转",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自泉州-莫斯科中欧班列1月18日首发以来,泉州海关共监管泉州-莫斯科中欧班列4趟,共计201个集装箱(400个标箱),货重约1923吨,货值3889万元,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打造出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分析 主题
浏览
2022.11.15
浏览
2022.11.15
欧盟向美国出口的多样化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欧盟、中国和美国是国际贸易中作为供应商和市场的三个最大参与者,它们的贸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运输系统中的物流走向。这三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交流强度由各种因素决定,从市场因素到基础设施因素,如运输和物流能力以及现有路线的能力。

文章
2024.09.27
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

凭借铁路项目,中国在东南亚建立了地缘政治影响力,随着新线路的建成,影响力将会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