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运输框架观测站,即分析工具,用于监测和系统化欧亚运输框架内的运输走廊和路线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该观测站包括欧亚运输框架内国际运输走廊和路线基础设施发展项目的数据库,以及用于定位这些项目的地理信息系统。观测站覆盖欧亚地区的13个国家: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测站是根据公开信息来源建立和更新的,包括国家和国际运输发展方案、新闻稿、专家评估和其他现有信息。
观察站包括有关项目名称、描述、实施国家、运输走廊、运输类型、按资金来源分配的投资额、实施时间、实施状态、具备公私伙伴关系和其他选项的信息。截至2025年7月1日,观测站包括325个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欧亚交通框架发展项目,总投资达2341亿美元。
欧亚运输框架发展项目数量最多的是公路板块(51.9%),就国家而言,主要在俄罗斯方面(48.5%)。至于已实施的项目成本,则俄罗斯的份额更高,达58.6%,即137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欧亚运输框架发展的10个最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有7个在俄罗斯。
开发北部欧亚走廊是资本最密集的项目。总投资估计为780亿美元,占整个欧亚运输框架总资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2025年开发"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总成本估计为445亿美元。
就投资额而言,欧亚运输框架发展项目总数的60%以上处在实施阶段。另有总数12.8%的项目处于项目文件编制阶段,27.2%处于规划阶段。
中亚国家占欧亚运输框架发展投资的22%以上。90个项目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总金额超过528亿美元。其中总金额44%以上涉及在哈萨克斯坦实施的项目。中亚国家58%以上的投资用于发展公路网,这表明公路运输在该地区国际运输和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34.5%的投资用于开发穿越中亚的运输走廊的铁路部门。
中亚欧亚运输框架发展的大部分投资,即398亿美元,用于开发包括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在内的TRACECA走廊的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