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BRI项目仍然胸有韬略:回归宏伟的基础设施

2025.07.30

战略基础设施仍是重点

新铁路建设的回归证实了基础设施仍然是BRI的关键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些已经启动或即将启动的项目反映了中国加强贸易和物流互联互通的地缘战略愿景。目标是在中国国民经济与主要贸易伙伴(无论是邻国还是偏远地区)之间建立更密切、更广泛的联系。

从喀什(新疆)到安集延(乌兹别克斯坦)

2025年4月29日,中吉乌铁路关键路段三条隧道在贾拉拉巴德(吉尔吉斯斯坦)动工,该铁路将连接中国最西部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与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安集延,那里的铁路连接到通往塔什干的国家铁路网。路线全长616公里:213公里经中国,341公里经吉尔吉斯斯坦,62公里途经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承诺为该项目提供40亿美元的总成本中的23亿美元资金,这与BRI框架内少数几条先前完工的铁路的成本相当。其余部分由中国国家铁路总公司提供12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分别提供5.72亿美元。

尽管中国在该项目中仍然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已向吉尔吉斯斯坦做出了让步,同意在马克马尔建造一个铁轨换装站,即从喀什的标准轨距换到通往安集延的宽轨。这一决定将使吉尔吉斯斯坦能够从转向架置换服务中获得收益,并将马克马尔定位为能够发展商业和工业活动的物流枢纽。

如果该项目在2031年的目标日期前完工,该铁路将成为从中国西部经伊朗和土耳其到欧洲的最短路线,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BRI开辟一条新的直达货运路线。

CKU

从甘其毛都(内蒙古)到嘎顺苏海图(蒙古国)

在北部,沿着中国的陆地边界,正在建设一条新的铁路中,将通过甘其毛都(内蒙古)和嘎顺苏海图(蒙古)边境口岸连接中国和蒙古。各国都将建造自己的部分路段,总投资约为5亿美元。这条只有8公里的短线铁路将包括标准轨距和宽轨,确保与双方共同运营的国家网络融合。计划于2027年完工。这条铁路旨在更有效地运输蒙古55-60%的煤炭出口,特别是对华出口的炼焦煤,以及一定数量的铜产品。

分析 主题
浏览
2021.02.03
浏览
2021.02.03
欧亚国际运输走廊: 子午线路线的发展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的发展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有限的货运基地,现阶段路线支离破碎,尽管以共同的名义团结起来,路线的国家利益各不相同. 最成功的方案是利用欧亚经济联盟共同经济空间的航线,即根据货物的目的,通过里海到达哈萨克斯坦或俄罗斯港口的航线

文章
2024.09.27
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

凭借铁路项目,中国在东南亚建立了地缘政治影响力,随着新线路的建成,影响力将会不断增长。